滄州新聞網
背景:是一種風格,一種延伸,也是一種別致的情調,可以無所不能,可以更貼近生活。
20余年間,從一個鄉村木匠鋪發展到今天的占地面積80000平方米,員工600余人的本地區家具行業重點骨干企業,河北登峰家具有限公司步履堅實。“低檔——中檔——高檔”,短短幾年間,“珠峰”作為河北省著名品牌、北方實木的代表,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完美的“三級跳”。
攀登“巔峰”的樂趣
記 者:任何品牌的形成都是從“名不見經傳”開始的,相信珠峰也不例外。珠峰的“攀登”過程是怎樣的?
宋作峰:二十幾年前,我們兄弟幾個的小木匠鋪就是登峰的“前身”,直到1988年,登峰家具廠才正式掛牌成立。
當時的銷售市場非常廣闊,但囿于場地等各方面的限制,生產能力有限。曾經有段時間,靠租借鄰居家的閑置房、收購倒閉的縫紉廠等方式來擴大規模。
到2001年,正趕上黃驊市領導主抓“上項目”,沾了政策的光,登峰結束了“游擊戰”,有了土地做支持來擴大規模。再加上多年的資本積累和技術支持,企業很快駛入“快車道”。
記 者:好的政策來支持發展十分重要,但同時也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堅持與努力,在前行的過程中,你們堅持的是什么?收獲的又是什么?
宋作峰:“踏踏實實做人,實實在在做事”是登峰人共同秉持的信念。品質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。
而在堅持品質的路上,收獲也讓人欣喜,我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顧客與同行的認可。
2005年,在北方較有影響的濟南家具展銷會上,珠峰這個“從未聽說的品牌”靠品質贏得了廣泛認可;2006年,不再安于現狀的登峰又投資興建了18000平方米的廠房,擴大規模,提升檔次;在隨后的2007年秋季廣交會上,雖然珠峰品牌是第一次亮相,但卻引得各大專業媒體和業界同仁廣泛關注。海口、廣州、寧波、長春等一級市場的優秀經銷商紛紛現場簽約,還有很多對產品非常感興趣的客戶簽定意向書,表示要到公司考察,展會場面異常火爆;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更是在珠峰展位內不斷駐足,詳細了解產品情況,對珠峰的產品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。
“正裝”看工藝
記 者:有人說,板式家具就好比時尚的衣服,款式是其優勢,而實木家具則是“西服”,是“正裝”,要想做好,憑借的就是精湛細膩的工藝了。
宋作峰:這話沒錯,南方多以板式家具為主打,實木家具工序繁瑣,干好不容易,做出量來更不容易。但這些年來我們專業專注的做這一行,也就比較“順手”了。“活兒細、真材實料、款式好”是業內對實木家具的要求,而這些,我們都做得很好。
選擇實木家具也是因為要“揚長避短”。南方處在時尚的前沿,對時尚流行的把握比北方敏銳,但北方有生產實木家具的天然優勢——氣候干燥。再加上實木對場地的要求,材料的購進優勢等,我們選擇將主要精力用于打造實木家具典范上。
記 者:品質是世界的共同語言,珠峰是怎樣保證自身工藝的?
宋作峰:作為企業形象和企業精神直觀的體現、作為群雄逐鹿的當今立足的根本,品質決定了公司的發展。我們實施“質量無缺陷目標管理”,嚴格的全工序質量監控,確保每件產品的品質。
質量體系從上到下逐級覆蓋材料采購、生產、運送過程,從每一個細節入手、嚴格把關。在每一道加工工序中均設有專人控制工序的產品質量;每一個車間都設有車間檢測中心,隨時抽查,以控制產品質量。“把所有的品質問題解決在自己手中”是我們積極倡導推行的品質思想。珠峰的烘干、數控鏤銑等關鍵設備則完全采用意大利、德國進口,在原材料的選擇上,大到木材、油漆,小到一顆螺絲釘,都堅持用更好的。
“藝貴專精”,堅持走專業化、精細化、集約化的發展道路,以專求精、以精立足,整合優勢資源,才能力爭做強勢的實木家具制造企業。
厚積薄發的跳躍
記 者:品牌路線已成為優秀企業不可繞行的路,珠峰在打造自己品牌的過程中,實現了低、中、高檔的三級跳躍,并且事實證明,這樣的跳躍給了珠峰強大的動力。為什么珠峰會作出這樣的品牌調整策略?
宋作峰:品牌的調整代表著企業發展的目標和戰略眼光。
十幾年前的家具市場,發展空間非常大,我們的主要消費群體也是在附近村落,那時候家具的需求量大,低檔家具很有市場。
但隨著家具行業的快速發展,競爭趨于白熱化,再繼續做低檔家具也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。我們開始調整策略,轉作中檔,因為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都在提升。
但“做什么樣的東西,賣給誰”?一直是我們心中不斷思考的問題。在濟南家具展銷會上的兩次力量對比的勝出,讓我們將目光放在高檔產品上——珠峰有做高檔的工藝。
在強手如林的廣交會上,角落里的珠峰還是贏得了業內人士的認可,珠峰開始向更高端的品質邁進。我們的市場戰略是面向中、高檔消費群體,做等同、甚至高于高端產品的品質,做大眾能接受的價位。
記 者:品牌,是個厚積薄發打造的過程,珠峰二十幾年的品質保證說明了這一點。那么在發展的過程中,除了注重工藝品質,還有哪些是我們成功的要素?
宋作峰:在市場尚未規范的時候,難免魚龍混雜,會有些“混水摸魚”的。但事實證明,那樣的企業大多將自己做“死”了。能留下的企業必定都有良好的信用,做人實在,做事踏實。多年來我們專業專注、實心實意,這不能不算一個重要原因。
我也是從小作坊起家的,所以能更多的體諒員工。穩定的技術力量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后勁,有從安徽來的技術工人已經跟了我12個年頭了。
還有,我們的企業算是家族企業,但大家都不斤斤計較,對待家人、對待員工,我們都堅信一個道理,“財聚人散,財散人聚”。?呂 坤 謝穎穎 劉 碩?
( 稿件來源: 滄州日報 )